全县“清廉靖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红墩界镇纪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以日常监督为切入点,聚民心,察民意,紧盯人与财、物与事、权与责等关键环节抓监督,探索形成了“一抓三感五员”的工作机制,理清发展思路,改善镇域营商环境,鼓足发展干劲,形成了党群团结共努力、风清气正谋发展的良好格局。
抓实思想教育,擦亮“党性底色”红墩界镇纪委根据全镇党员综合素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入党为什么、跟党干什么、为民做什么”的党性要求,号召每名党员在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为民办事服务方面做出表率,锻造一支信得过、守得住、敢担当、讲原则的干部队伍,确保镇村党员干部政治坚定、初衷不偏、心有所戒、行止有度。
加大“三感”教育,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加大党员的警示教育。常态化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召开反面典型案例剖析警示会,筑牢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逐步将纪律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加镇村党员干部对清廉红墩界建设的“参与感”。二是加强群众信访线索的管理和处置。对于每一件问题线索制定办理结果反馈方案,提升现场解疑释惑能力。对梳理出来的问题,集中把脉会诊,采取管用措施,全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三是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认真做好案件公开反馈工作,及时澄清群众心中疑惑,为担当作为干部撑腰鼓劲,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幸福感”。
当好“五员”角色,履职尽责显担当一是当好民风引导员。针对制度没约束、办事没规矩等问题,镇纪委把规矩戒尺立起来、把制度利剑亮出来,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把廉洁文化与法律法规、自治章程、公序良俗、乡风文明、家训家风等相融合,实现了“以文化人、化俗成风”。二是当好“三资”报账员。针对“三资”不透明、群众意见大、干部没底气等问题,镇纪委通过清查核实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使用利用情况、债权债务和经济合同等措施,做到所有账目公开透明,群众一看就懂,真正实现“还干部清白,让群众明白”。三是当好“三务”的监督员。针对干部随意用权、自由裁量等问题,镇纪委加大对全镇的党务政务财务监督力度,制定“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做到“依规用权、权责清晰”。四是当好日常工作办事员。针对各村在日常管理中公开事项不充分、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镇纪委要求各村就工资待遇、办公用品等做到事事公布、定期公布,让村民知晓村内事,让干部廉洁更自律,实现“有人管事,照章办事”。五是当好发展规划员。坚持因地制宜,建议各村根据各自的特点,发展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形成清廉促发展、人人谈发展、致富靠发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