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收”局长的蜕变之路
——安阳市人社局原副局长卢铭旗严重违纪问题剖析
面对络绎不绝的送钱送物者,河南省安阳市人社局原副局长卢铭旗“颇有原则”地给自己定下“三不收”的规矩:关系不好的不收、信不过的不收、家庭困难的不收。他靠着如此荒唐的“规矩”来自我安慰、自我麻醉。随着外界不断涌来的形形色色的诱惑,卢铭旗的思想防线进一步松动,贪欲也随之如泄洪之水般奔腾汹涌,最终把他淹没。
英模老兵的绝对原则
卢铭旗,男,汉族,1961年出生,山东莘县人。他15岁参军,17岁入党,在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表现突出,多次荣立军功。1984年,23岁的卢铭旗还以福州军区“尊干爱兵模范连”英模代表的身份参加国庆阅兵观礼。
1999年,38岁的卢铭旗脱下了军装,转业到安阳市劳动局,任劳动就业处副主任。转业之初,由于地方实行房改,他没赶上分配住房,一家人一直租房生活。但是这位昔日的英模老兵保持着在部队的优良作风,克服生活上的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也曾干出了成绩。特别是2004年,他负责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带着人跑福建、深圳、青岛、上海等地,联系业务、签订合同,承担任务繁重的培训服务,苦也不埋怨、难也不退缩。当年,安阳就输出劳务人员50余万人,成为该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经验在省内被广泛推广。
这个时期的卢铭旗,坚守原则,凡是送钱、送券、送物的,一概被他拒之门外。有时为了躲避送礼者,他甚至会关掉手机、拔掉家中电话线。“那时,我对送礼者是非常厌恶的。”卢铭旗后来说。
“三不收”局长的“相对原则”
转变源于一个500元的红包。
有一年春节,一家企业负责人派人给卢铭旗送来500元红包,当时,这相当于他半个月工资。卢铭旗一再拒绝,最后被一句“逢年过节,人情交往”动摇了决心,忐忑不安地留下了红包。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收受利益方的红包。就是这个红包,打开了卢铭旗的防线。
防线一旦被打开,卢铭旗就像一只有缝的鸡蛋,被诸多送红包者紧紧盯上。尤其是2009年以后,他先后升任市劳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和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主管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病退认定等工作,实权在握,引得送礼者争先恐后。
面对蜂拥而来的送红包者,卢铭旗并非来者不拒,而是选择性收礼。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不收”的规矩,即关系不好的不收、信不过的不收、家庭困难的不收。有一次,一个社区医院院长来到卢铭旗办公室,放下2万元就走。卢铭旗觉得此人信不过,破坏了自己“三不收”的规矩,就立即拿上钱、开上车,跟着来到那家社区医院,将钱如数退回。
但是,对于“三不收”之外,那些几百元、上千元的小红包,卢铭旗就会心安理得、不露声色地统统笑纳。“逢年过节收点无所谓,属于人情交往,他们送礼,我来办事,各有所图,没有枉法,甚至可以成为朋友。”卢铭旗的思想,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
泥足深陷毫无原则
在与“围猎”商人频繁的“人情往来”中,卢铭旗收着收着,就放开了,放开放开,就麻木了,一步步滑向了贪腐的深渊,越陷越深。
他自己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三不收”的规矩都不守了,习惯了把金钱作为衡量标准,做什么都考虑有没有好处,对于有好处的事就积极去协调,想办法去促成,没有好处的事就被动应付,眼睛每天总盯着房子、车子,想方设法地去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据统计,在他分管审批医保刷卡和医保配额期间,全市80%的医院、药房都趁着年节给他送过红包,卢铭旗照单全收。
十八大以后,在高压反腐态势下,卢铭旗仍然我行我素。2013年底,他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山西某铝矿老板程某某。程某某手下2000多名工人,经常发生工伤事故,通过“请教”卢铭旗,程某某安排这些工人与安阳市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派遣协议,从而获得在安阳参加工伤保险的资格。之后,为了尽快办完参保手续,以及发生工伤后早日拿到赔付款,程某某先后托人送给卢铭旗11万元。卢铭旗毫不犹豫地收下,用于装修个人住房。就这样,他从收受礼金走向受贿,在贪腐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直至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2015年5月,卢铭旗因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其间退缴赃款40万元,同年7月,经安阳市纪委监察局研究决定并报市委、市政府批准,给予卢铭旗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2016年8月,卢铭旗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韦中月 冯营营)
◎执纪者说
卢铭旗的违纪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警示意义。其典型性在于这位曾经坚持原则、不为金钱所动的官员,因经受不住诱惑,思想防线放松而越过了原有的底线,被“围猎”者裹着人情外衣的“糖衣炮弹”击中倒下。自欺欺人的“三不收”规矩就像一剂“麻醉药”,让他心安理得地收钱、收物。其警示意义在于通过这个鲜活的案例,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防微杜渐,坚守底线,保持定力,把好“第一次”关口,守好“第一道”防线,谨防思想蜕变,权力出界,行为越轨。只有这样,才能在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面前稳住心神、站住脚跟、挺直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