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榆林市靖边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规党纪小讲堂 >> 正文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解读 (第四期)
时间:2017-04-24  来源:   点击: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作为一部规范全党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履职尽责的重要文件,将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

在党建专家学者们看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可谓应运而生,它的出台无疑对保障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解决管党治党突出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发挥重要的规范、引领、督导作用。

条例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及党的工作部门。条例对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及党的工作部门在问责中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使责任不仅落实到党委(党组),也分解到组织、宣传等工作部门,体现了细化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要求。

条例坚持依规治党,实现纪法分开。突出党规特色,概括提炼,明确责任;采用党言党语、纪言纪语,不套用法言法语;对行政问责事项不作规定,对引咎辞职、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等已有明确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不再重复规定;不套用问责启动、问责调查等法律性流程,努力做到要义明确、便于执行。

条例注重与其他党内法规的协调衔接。条例是对党章规定的细化延伸,是对党内其他问责规定的归纳提炼。将制定条例与正在修订的党内监督条例、已经施行的党纪处分条例统筹考虑,与现行党内法规中有关问责规定相互衔接。党内法规中对有关处置措施已有明确规定的,如申诉方式、问责影响期等,条例不再重复。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解读 (第五期)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解读 (第三期)

中共靖边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靖边县监察委员会 

网站备案:陕ICP备19018783-1号